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工作的通知
蘇工信裝備〔2024〕142號
各設區市工信局:
為貫徹落實《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行動方案》《江蘇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等文件精神,推動首臺(套)重大裝備研發應用,提升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現組織開展2024年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申報組織
請各地圍繞加快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等,對照《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管理實施細則(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的申報要求,聚焦“1650”產業體系建設,積極組織本地區符合條件的重大裝備及關鍵部件研制單位參與申報。
二、認真初審推薦
請各地嚴格按照《實施細則》中的相關要求對申報企業材料的真實性及政策相符性進行初審,按照“好中選優”的原則擇優推薦。推薦工作由所在設區市匯總扎口管理,對擬推薦項目進行排序后統一報送。
三、實行線上辦理
請各地組織指導企業通過“江蘇政務服務網”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旗艦店中的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事項服務平臺填報,并上傳申報材料及佐證材料(服務平臺網址:https://www.jszwfw.gov.cn/col/col140127/index.html)。線上申報提交截止日期為:2024年5月17日。
四、材料報送要求
請各地于5月28日前將推薦文件、《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申報匯總表》和被推薦單位的申報材料等紙質件(一式一份)匯總報送至省工信廳,同時報送申報材料電子版(PDF格式)。
聯系人: 何 杰 聯系電話:025-69652693
“服務平臺”技術支持QQ:1225254416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4年4月11日
附件1:
編寫申請材料注意事項
1.請認真閱讀本文檔,嚴格按照有關要求提供佐證材料。申報材料按目錄所列順序裝訂成冊、對應頁碼。材料內容一律采用A4紙雙面印制。
2.請使用用膠裝方式,書脊處請標注申報年份及企業名稱,未按要求裝訂的申報材料將不予受理。
3.本文檔涉及財務金額單位為萬元的數據(除另有要求外)均填寫到小數點后兩位。
4.同一類型的佐證材料較多時,可以在保證圖片清晰的前提下進行縮印。
5.本文檔填報的數據應與“服務平臺”完全一致。本文檔提供的佐證材料應與“服務平臺”上傳的佐證材料完全一致,根據第6條縮印的佐證材料也須對應一致。建議:可將佐證材料掃描為電子圖片(制作PDF文檔),線上提交時上傳圖片(PDF文檔),下線打印圖片(PDF文檔)裝訂,確保線上、線下佐證材料完全對應一致。
6.本文檔目錄部分相關條目為說明示例,正式印制申報材料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
申報材料
申 報 地 區: 市 縣(市、區) 裝 備 名 稱: |
企 業 名 稱(蓋章):____________________ 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_________________ |
企業法人代表: 電話:___________ |
企 業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電 子 郵 箱:________ __ |
填 表 人: 電話:___________ |
填 報 日 期: 年 月 |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二○二四年
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申報材料總目錄
內 容 | 頁碼 |
一、申請表 | |
二、申請報告 |
|
三、附件材料 |
|
(一)產品知識產權證明材料 |
|
(二)產品查新報告 |
|
(三)產品執行標準 |
|
(四)產品檢測報告及檢測機構資質證書 |
|
(五)行業要求證書(如有) |
|
(六)產品銷售合同、發票及用戶報告等 |
|
(七)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 |
|
(八)2023年度財務審計報告 |
|
(九)其他佐證材料 |
|
一、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申請表
(2024年版)
申請單位基本信息 | |||||||||
單位名稱 |
| ||||||||
地 址 |
|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
| 單位性質 |
| ||||||
法定代表人 |
| 聯系電話 |
| ||||||
申報聯系人 |
| 聯系電話 |
| ||||||
職工數(名) |
| 研發與技術人員數(名) |
| ||||||
研發中心建設水平 | □國家級 □省級 □市級 □其它 | ||||||||
所屬產業集群 | | 所屬產業鏈 | | ||||||
申報地區 |
| ||||||||
申請單位上年度經營情況 | |||||||||
資產總額(萬元) | 資產負債率(%) | 銷售收入(萬元) | 稅金(萬元) | ||||||
|
|
|
| ||||||
利潤(萬元) | 技術開發費用(萬元) | 技術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重(%) | |||||||
|
|
| |||||||
申請單位主要產品產量及市場占有率 | |||||||||
產品名稱 | 年產量 | 國內市場占有率(%) | 國際市場占有率(%) | ||||||
|
|
|
| ||||||
|
|
|
| ||||||
申請首臺(套)重大裝備情況 | |||||||||
申請裝備名稱(含型號) | | ||||||||
關鍵技術指標(不少于3項) |
| ||||||||
所屬行業領域 |
| ||||||||
與首臺套相關發明專利數 |
| 已授權數 |
| ||||||
已申請數 |
| ||||||||
與首臺套相關實用新型專利數 |
| 已授權數 |
| ||||||
已申請數 |
| ||||||||
產品技術水平 | □國際領先 □國內領先 □國際先進 □國內先進 | ||||||||
單臺套售價(萬元) |
| 首次投放市場時間(年/月) |
| ||||||
已實現銷售數(臺/套) |
| 累計銷售收入(萬元) |
| ||||||
申請材料情況 | |||||||||
產品查新情況 | |||||||||
查新時間 |
| 查新機構 |
| ||||||
查新結論 |
| ||||||||
產品執行標準情況 | |||||||||
標準名稱 |
| 標準類型 | □國際標準 □國家標準 □行業標準 □地方標準 □團體標準 □企業標準 | ||||||
產品檢測認證情況 | |||||||||
檢測時間 |
| 檢測機構 |
| ||||||
檢測結論 |
| ||||||||
產品銷售情況 | |||||||||
用戶單位名稱 | 合同金額(萬元) | 對應合同號、發票號 | |||||||
|
|
| |||||||
|
|
| |||||||
用戶使用情況 | |||||||||
報告時間 |
| 用戶單位名稱 |
| ||||||
報告結論 |
| ||||||||
財務審計 | |||||||||
審計時間 |
| 審計機構 |
| ||||||
申請首臺(套)重大裝備產品簡介:
| |||||||||
申請首臺(套)重大裝備產品在關鍵技術、功能和性能指標上的創新點、突破點: | |||||||||
申請首臺(套)重大裝備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與國內外同類先進產品對比情況: | |||||||||
申請首臺(套)重大裝備的預期社會經濟效益(含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與影響等):
| |||||||||
申請承諾:
申請單位自愿申請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并承諾如下: 1.申請單位依法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申報時無嚴重失信記錄,近3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環保、質量事故。 2.申請單位提交的所有文件、數據和資料真實、完整、有效;線上“服務平臺”、線下紙質申報材料數據及佐證材料對應一致; 3.申請單位承諾接受有關主管部門為審核本項目而進行的檢查; 4.如有違反上述承諾或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申請單位將承擔由此帶來的一切責任。
申請單位法定代表人(簽名): 申請單位蓋章:
日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 |||||||||
工信部門推薦意見:
審核人(簽名): 蓋章: 日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
二、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申請報告(提綱)
(一)申請單位基本情況
(二)申請首臺(套)重大裝備的主要理由
(三)產品國內外研制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
(四)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情況
1.產品開發背景、人才和技術支撐情況
2.產品開發過程及檢測、試用使用等情況
3.產品關鍵技術、功能和性能指標的突破情況
4.產品原理、結構、性能指標等方面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比較情況(應列表詳細對比說明)
5.產品知識產權申請運用情況
6.產品產業化進展情況
(五)產品的技術經濟總體評價
(六)產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情況
(七)申請裝備彩色照片
三、附件材料
(一) 產品自主知識產權狀況的有效證明文件(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等);
(二) 2023年1月1日(含)之后出具的產品查新報告(查新結論明確,報告內容完整);
(三) 產品執行標準(其中,企業標準應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公開);
(四) 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出具的產品檢驗檢測報告或認證證書,同時請提供檢測機構的資質證書復印件(檢測依據標準明確,報告內容完整);
(五) 屬于特殊行業的,必須同時提供產品生產許可證、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等;
(六) 產品銷售(開發)合同及對應的發票和用戶使用報告等相關應用證明材料(涉及中間商或裝備租賃的,須提供裝備制造企業至最終用戶的全套合同復印件);
(七) 加蓋申請單位公章的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八) 申請單位2023年度財務審計報告;
(九) 證明產品首創性和先進性的其他附件材料;
(以上材料中涉及外文的,應同時提供中文翻譯件;以上材料中的裝備名稱原則上應保持一致,若出現不一致的情況,需由企業出具情況說明)
附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