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環境保護稅法》,但環保稅的征收對象僅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故該法曾被指“帽子大、內容小”。
“草案二審稿中列舉了污染排污物的稅目,易產生遺漏,建議適當拓寬環保稅的征收范圍。”羅亮權表示,比如,沒有將放射性污染、農藥污染、森林草原污染歸入其中。且從長期來看,還應將塑料薄膜、一次性用品、含磷洗衣粉、鋰電池等污染產品劃入環境保護稅的征收范圍,這些污染性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都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此外,機動車等交通工具在使用過程中產生尾氣以及造成的交通擁堵在將來也應當列入環保稅的征收范圍。
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賈春梅也提出,環保稅法是環境保護的綜合性、基礎性法律,對環境保護各領域工作具有指導性作用,其適用范圍應當與環保法相匹配。
“按照環保法的規定,環境保護工作不僅包括污染防治,還包括生態保護、自然資源保護和環境交易的行為。”賈春梅說,草案二審稿將環保稅的征稅范圍限定在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僅針對排放污染物的行為,沒有包括生態建設、自然資源和環境交易,范圍略窄?!碍h保稅的范圍是否應當包括碳稅、生態補償稅、自然資源開發稅、市場交易稅等,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完善?!?/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