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2024年我國鋰電池出口共計39.1億個,刷新歷史新高。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2024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為外貿發展持續注入澎湃動力。鋰電池出口39.1億個,創歷史新高。呂大良指出,中國綠色產品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鋰電池是新能源產品的心臟部件,自然會帶動下游產品出海,2024年我國電動摩托車和自行車出口值超400億元,電動汽車則出口超200萬輛。2024年,全球鋰電池圈子發生變化。行業內卷以及擴建節奏從無序變成有序,行業內的低端產能逐漸淘汰,無序擴張項目開始放緩,卷價格變成了卷價值。前十大鋰電池廠下游客戶趨于穩定,地位逐漸鞏固。
此外,原材料波動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形勢,在以產能為主的2023年,碳酸鋰價格經歷了大幅度滑落,最底部時僅有8萬元/噸,但到了2024年價格趨于平穩,長期在7-8萬元徘徊,上半年一度沖至12萬元/噸,國慶后也迎來大幅度回暖,起點鋰電認為,碳酸鋰價格有望重回10萬元/噸,意味著市場穩中向好,產能趨于穩定。
不過,出海對于企業的綜合實力是一定的考驗,今年被淘汰的企業多半沒有健全的出海能力,在同頭部企業的競爭中差距被不斷拉大。
進入2025年,國內鋰電出口也迎來新規。商務部消息,根據《對外貿易法》和《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今年的《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計劃加強對鋰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提鋰相關技術的出口限制,涵蓋碳酸鋰、氫氧化鋰、金屬鋰等制備技術。該條例意在對鋰電技術進行保護,確保和外國同行存在技術代差,保證長久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