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在北京召開,正式通過了《完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行動計劃》。此舉標志著中國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旨在應對動力電池退役規模不斷擴大的環境挑戰與資源浪費問題。
會議強調,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動力電池已迎來大規模退役期。據統計,至2024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3140萬輛,動力電池裝機量穩居全球榜首。預計到2025年,退役動力鋰電池量將超過80萬噸。若這些廢舊電池不能得到妥善處置,將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同時造成大量資源的流失。
為應對這一嚴峻形勢,會議提出,必須加強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確保從生產到銷售、拆解、再利用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追溯。通過法律手段規范回收流程,強化監管,保障動力電池回收處理的合法與規范。此外,還需加速制定和完善動力電池綠色設計、產品碳足跡評估等相關標準,以高標準推動回收利用行業的良性發展。
在技術革新方面,中國動力鋰電池回收處理行業已取得顯著成就。目前,主流的回收技術包括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梯次利用技術通過再利用廢舊電池的高剩余容量,將其應用于儲能、通信基站備用電源及低速電動車等領域。而拆解回收技術則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處理廢舊電池,提取其中的鈷、鎳、鋰等貴重金屬,用于新電池材料的生產。
隨著智能化技術的深入應用,動力鋰電池回收處理行業正加速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引入,使得廢舊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變得更加精準。同時,智能拆解機器人的廣泛應用也顯著提升了拆解效率和安全性。
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多家上市公司表現卓越。寧德時代作為新能源電池行業的領頭羊,早在2013年便通過收購邦普循環涉足電池回收業務。近年來,寧德時代持續加大投入,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不斷提升回收處理效率和資源利用率。其子公司邦普循環在回收處理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再生金屬材料的回收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格林美則是中國電池回收利用領域的先行者和佼佼者之一。通過自主研發,格林美突破了電池資源化與循環再造的關鍵技術,建立了全國性的回收網絡,并與多家國內外知名新能源汽車、電池制造商建立了廢舊動力電池定向回收合作關系。
華友鈷業在電池回收利用方面展現了其在鈷鎳鋰資源開發、鋰電材料制造等方面的強大實力。其子公司專注于電池回收利用業務,通過先進的濕法冶金技術,高效提取廢舊電池中的貴重金屬,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此外,億緯鋰能、欣旺達、天能集團等上市公司也在動力鋰電池回收處理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億緯鋰能通過其子公司專注于廢舊鋰離子電池的綜合回收利用,形成了獨特的“廢料換原料”可持續發展模式。欣旺達成立了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技術研發的子公司。天能集團則積極參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
專家預測,到2030年,中國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達到1400多億元。然而,行業一直面臨著行業標準缺失、監管難度大、企業盈利困難等問題。此次行動計劃的出臺,直擊行業痛點,將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有力支持,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