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解讀環保企業的成本與收益:你最看好哪一個
近年來環保行業大熱,眾多環保企業紛紛上市,還有不少企業轉型,環保行業前景真的如此看好嗎?做環保企業究竟收益如何,哪個細分領域獲利最多,哪個領域成本最高?小編帶你用數據話環保。
環保行業細分方法有多種,本文將其分為水處理、固廢、土壤修復、能源產業、環境服務業五個領域。其中能源產業包含了新能源、節能技術、能源凈化等方面,環境服務業包括環保業務運營、環境監測、環保配套設備等。
小編將國內32家上市環保企業2016年年報中公布的部分數據收集利用起來,統計分析了各個企業在不同業務領域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在32家企業中,有15家涉及水處理業務,9家涉及固廢領域,2家擁有土壤修復業務,涉及能源產業和環境服務業的分別有14家和11家。
1.固廢、能源成本高
由圖1可以看出,固廢領域和能源產業的平均營業成本最高,分別達到了173597萬元和153458萬元,而涉及土壤修復領域的樣本雖然很少(只有2個),但是從數據中也可見一斑:以環境修復見長的高能環境公司在土壤修復業務上的營業成本為36184萬元,而在涉及固廢業務的9家企業中只有2家(占22%)的固廢成本比這更低,能源產業中成本比這更低的也只有4家(占28%),由此可知土壤修復的營業成本在行業中屬于較低者。
2.水處理領域利率高
那么是否營業成本越高,所獲利潤越高呢?由圖2我們看到,根據樣本企業的數據計算得到的毛利潤基本與營業成本成正相關,即成本越高收入值越大。固廢、能源領域的高成本換來了高利潤值,土壤修復的利潤值也相應的是最低的。
但是反觀毛利率,我們發現它并不與成本是正比關系(毛利率=毛利潤/營業成本)。毛利率表示的是產出投入比,利率值越大說明效益越好。在毛利率方面,水處理和環境服務業成為領頭羊。同時,土壤修復“逆襲”成為效益較好的領域。
綜上所述,固廢行業和能源產業的高收入很大部分歸因于它們的高投入。如果要我選擇一個“性價比”較高的領域,我會選土壤修復或者環境服務業,它們在擁有較低投資門檻的同時還能兼顧效益,具有較低的虧損風險。看完文章的你會選哪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