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綠色制造 發展壯大綠色制造業
6月13日,“2017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京舉行。大會主論壇圍繞“十三五”環境保護重點任務和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機制、創新戰略等進行高端研討,共商新形勢下支撐綠色發展的環保產業創新發展的前景和策略。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司處長郭庭政發表了主旨演講。
他指出,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根本途徑,更是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成為工業綠色發展的基本定位。加快發展綠色制造產業,既是實現傳統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的重要保障,也是拉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迫切要求。
他強調,現階段工業綠色發展的要求是:一要加快推進工業化,力爭通過三十年的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制造強國;二要牢固樹立并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轉變綠色發展的方式,促進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進而實現綠色的可持續發展。
他提到,2015年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把綠色發展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五大方針之一,全面部署推進綠色制造,提出2020年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15年要下降22%,規模以上的單位工業增加值的能耗下降18%,工業固體廢物利用率要達到73%,主要再生資源回收量達到3.5億噸,綠色制造產值達到十萬億,建立百家示范園區、千家示范工廠,綠色發展理念要成為工業全領域、全過程的普遍要求,綠色制造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和國際競爭新優勢,工業綠色發展的整體水平顯著提升。
為了推動上述目標的實現,加快全面推進綠色制造的工業格局,去年以來,工信部已著手加強綠色制造的宏觀研究和頂層設計,健全政策標準體系,啟動試點示范。
一是發布了綠色規劃2016到2020、“十三五”的發展綠色規劃,以及落實中國制造2025綠色工程的實施指南,圍繞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從傳統制造業的改造、資源循環利用、綠色技術創新等產業化,以及各相關領域做出了重點的部署。
二是構建綠色制造體系,以促進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明周期綠色發展為目標,以公開透明的機制和體系為基礎,推動開發綠色產品,建立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
三是加強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標準在綠色制造體系中的引領作用,實施綠色制造標準化的提升工程。
四是研究推進綠色制造加互聯網,推動互聯網與綠色制造的融合發展,提高資源、能源的智慧化管理水平,促進綠色制造的數字化提升。
五是積極推進制造平臺建設,為傳統行業的綠色改造、綠色產業等提供市場化、網絡化的支撐服務。
他表示,在大力發展綠色制造產業方面,下一步將把工作重心聚焦到發展壯大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綠色制造的產業上,積極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實現經濟的綠色增長。近年來,工信部把作為環保技術的重要載體、環境保護的重要物質基礎、環保產業的核心內容的環保裝備行業作為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圍繞環保裝備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規劃行業的發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對促進環保產業綠色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全面提升環保裝備制造業的水平,工信部下一步將著力推動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統籌推進環保制造業的發展,明確“十三五”環保制造業的總體思路、目標和創新政策措施,激發行業發展的內升動力和市場的主體活力,引導全行業從以規模擴張為主發展向以質量為主的發展方式轉化。
二是要提升環保技術的水平,組織推動重大環保裝備的產業化應用,加快推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環保成果轉化,優先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定期修訂發布國家鼓勵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和目錄,強化對接、引導用戶單位選用先進技術和產品,不斷提高高效技術的市場化占有率。
三是引導環保行業的集約化發展,發布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目前工信部已制定了大氣規范治理的規范條件并發布了首批符合條件的企業名單,近期將發布第二批符合規范條件企業的名單。開展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創建試點工作,總結其模式和工作經驗在全行業推廣,提高整體水平。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發揮重大裝備首臺套保險政策,支持環保產業的示范,推動現有資金渠道以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的方式支持重大環保技術的攻關和推廣應用。
五是引導環保裝備走出去,利用傳統產業轉型的機遇,推進環保企業聯合國內大型企業共同走出去,充分利用雙邊、多邊合作機制和交流平臺,加強國內外企業的信息、技術和項目的交流合作,擴大中國環保裝備自主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