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廢舊家電如何回收
隨著中國家電產品不斷更新換代,市場上廢舊家電日益增多。有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年需要報廢的家電總量在2000萬臺以上。
許多國家都面臨著廢舊家電回收的難題。如何建立正規的回收渠道?如何設立補貼政策,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一些國家的經驗值得借鑒。
不繳納費用屬違法
2001年4月,日本實施《家電回收利用法》,對電視機、冰箱、洗衣機和空調這四大類廢舊家電的回收利用有著嚴格的規定。2009年4月,日本經濟產業省頒布的《家電回收利用法和其他回收利用活動》中,又把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和衣物烘干機這三類產品納入法規。
根據法規,日本的家電制造商、銷售商和消費者在上述品類家電的回收利用過程中有嚴格的責任義務分工——家電制造商承擔對廢舊家電的回收利用義務,即建立或租用回收利用工廠;家電銷售商承擔對廢舊家電的收集和運送至回收工廠的義務;消費者則要承擔上述兩項措施的費用。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日本消費者平均每扔一件電器要支付的費用大約在150元人民幣左右。如果有人沒有交納回收利用費而隨意丟棄廢舊電器,在日本就屬于違法行為。
因此,在扔廢舊電器之前,日本消費者必須先通過家電零售商或者郵局支付這筆費用。得到一張單據,并將這張單據貼在舊電器上之后,人們才能按照指定的日期和地點交給專業回收機構。
專業拆解益處多
由于廢舊家電處理難度大、要求的技術水平高,日本于1998年出臺了《特定家庭用機器再商品化法》,明確了家電廠商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義務。
原則上,廠商要負責處理自家生產的家電,但是僅僅回收自家的產品其實相當缺乏效率。對生產廠商來說,和專業拆解舊家電的公司密切合作能夠為他們解決大部分煩惱。在距離東京約100公里的茨城縣,松下環保科技關東株式會社是一家可處理空調、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等多種廢舊家電的公司。
自2011年以來,該公司平均每年處理廢舊家電約55萬臺。拆解、粉碎、提煉后的各種塑料和金屬資源不僅可供松下公司和三菱材料公司使用,還可對外出售。工作人員稱,這些不起眼的廢舊家電“渾身是寶”。如今在松下環保技術中心,工作人員可以從一臺冰箱中可拆解出50%的鋼和40%的塑料; 一臺空調拆解出55%的鋼、17%的銅、11%的塑料和7%的鋁;一臺電視可拆解出57%的玻璃、23%的塑料和10%的鋼;一臺洗衣機可以拆解出53%的鋼和36%的塑料。目前,這家工廠通過拆解幾類廢舊家電可以生成六種可再利用材質——鐵、銅、鋁、玻璃以及兩種不同密度的塑料。
回收還需未雨綢繆
在回收處理的過程中,韓國人漸漸意識到,與其在事后的處理上大費周章,不如在設計上就轉變思路,生產一些比較容易拆解提煉的商品來提升回收率。
具體來說,家電生產商通過結構升級和材料升級兩種方法來實現這個想法。比如,吸塵器內部的結構升級。之前生產的吸塵器要用到20個部件,簡化后只需要7個部件,簡便了回收程序。
材料升級也動了腦筋。原先,人們常常要更換打印機墨盒,而換下來的大量墨盒需要處理,當墨盒的材料被做成類似肥皂的物質后,后續的分解熔化就簡單了。而像電腦、冰箱所使用的一些隔熱材料,之前使用的很多都會黏附在家電表面,經過研發而成的薄膜式的隔熱材料,就變得很容易從產品表層剝離且更環保。研究人員還發現,如果電器噴漆了,就很難100%分解回收,所以他們都會避免這樣的操作,來保證家電產品最后的分解回收工作順利進行。